3)第七十二章 灭亡高丽的时机_水浒新秩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高丽世子王楷前往燕京求见正乾皇帝,并请其册封高丽新国主。

  王楷继位时已经十四岁,不算太年幼,却因为天性柔仁,意志不坚,应付不了极端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。

  李资谦作为国主外祖父和宰相,又有扶立之功,便逐渐把持了朝政。

  其人已经位极人臣,却仍不满足,还想更进一步。

  为了掌控兵权,李资谦先是以整顿兵马重建高丽军事主权为名,向王楷举荐开京之战后就被王俣闲置的名将枳俊京。

  为了牢牢掌控后宫,随时监控国主的动态,李资谦又陆续将自己的三女、四女(实际就是王楷的亲姨妈)进献给国主为后妃。

  为了换取宗主国的支持,或者说避免大同帝国关键时刻的干涉,李资谦当政以来,又陆续以转移矿山开发权为名,将新安州以北的土地成片送给大同。

  恰好,大同建国之后,战略重心转移,正乾皇帝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北压金国南讨赵宋上,逐步放松了对高丽的表面控制。

  这种政治利好自然落不到柔仁的国主王楷头上,最终都变成了高丽实际掌控者李资谦的功绩,并为后者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望。

  开京民间里巷间也恰到好处地开始流传“十八字(李)将王”的谶语,高丽由王姓改为李姓似乎就要水到渠成。

  可惜,李资谦空有窃国之志,却无安邦之才。

  高丽原本就存在极为深重的内部矛盾,败于同舟社之手后,随着主权丧失,经济上不断向外输血,各种矛盾更加尖锐。

  其国内不少有识之士皆意识到高丽绝不能再这样下去,必须做出改变,以挽救国家灭亡的命运。

  因而,李资谦当权后以枳俊京整顿军队稳定国内,并逐步抵制大同对高丽内政的干涉,便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。

  可惜,豪族出身又终身生活于上层的权力争斗圈内,限制了李资谦的视野和思考方式,使得其人始终抓不住住高丽的主要矛盾。

  这些年来,高丽各地的经济一直很萎靡。

  不仅平民因税负不断加重而流亡不断,就连高高在上的豪族也因长期内耗而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扩军备战,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。

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际控制在大同帝国手中的新安州等地,初步完成社会改革后,底层民众爆发了生产积极性,生活一日好过一日。

  甚至,遇到灾荒时,新安州还有余力“接济”周边地区的百姓。

  当前,高丽各阶层心气极度不顺,确实想要改变。

  但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换一个国主,或者换一家人做国主,而是摆脱这种越过越窝囊的日子。

  实事证明,李资谦不具备这种能力。

  这些年下来,庆源李氏自己的“封地”倒是一再扩大,却是建立在对全国上下不断吸血以壮大自身的基础上。

  而且,其党羽肆意扩张自家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j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